貳月——杏花 楊貴妃

貳:杏月

驚蟄:桃始華·倉庚鳴·鷹化為鳩

春分:玄鳥至·雷乃發聲·始電

二月乃春季之中,所以叫“仲春”!稜栄拧め屘臁防镎f:“二月為如!比缯,隨從之義,萬物相隨而出,如如然也。故又稱之為“如月”,民間又稱“杏月”

農歷二月有兩個節氣,驚蟄和春分。春天的雷聲,喚醒萬物。驚動了蟄伏于泥土中昏睡的動物,還有那些花草樹木。春分這一日,太陽再次來到赤道的正上方,南北半球晝夜等長。

在民間,二月有個很重要的節日——花神節,因為在二月,這一天被稱為“花朝節”,八月十五過的是月夕節,這就是農歷中說的“花朝月夕”。到了這一天,司花的神仙們就一起降臨人間,接受祭拜;ㄉ窆澾^后,百花齊放,爭奇吐艷,盛大的春天圓舞曲就會隆重上演。

月令花:杏花

二月都叫“杏月”了,那月令花當之無愧必然是杏花,杏花先葉開放,有五片花瓣,單生或2~3朵同生,淡紅色。杏花的花型與美化相仿,花色會變。含苞時為純紅色,開花后顏色逐漸變淡,花落時變成純白色。


花神:楊玉環

民間流傳最廣的杏花花神就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楊玉環。也就是楊貴妃,

相傳楊玉環家的后院有顆杏樹,小時候,她每年都能吃上杏和杏仁,這起到了美容的作用,使她后來能夠出落得“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宮粉黛無顏色”。明代有個“楊太真紅玉膏”的秘方,就是以杏仁為主,加上滑石粉、輕粉制作而成,據說,婦女用之肌膚細嫩如嬰兒。

楊貴妃的美讓花兒都害羞,這為她的貼身宮娥所見。有一天,楊玉環在花園賞花散心,見一小花叢叢簇簇,玲瓏可愛,于是禁不住用玉指輕輕指點。不期這花的葉一經觸碰,便即刻收攏,連花帶葉統統低下了頭。于是,宮女認為,貴妃娘娘真是美啊,連花兒見了都要害羞!俺留~落雁、閉月羞花”這一句中的“羞花”一詞,就來源于此。

楊玉環,《舊唐書》所載:“太真資質豐艷善歌舞,通音律,智算過人,每倩盼承迎,動如上意!。楊貴妃善彈琵琶,還是個擊磬高手,演奏時“拊搏之音冷冷然,多新聲,雖梨園弟子,莫能及之”。是唐明皇說:“朕得楊貴妃,如得至寶也!

可是天命難違。天寶十四年(755)安祿山叛亂,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倉皇南逃。途徑馬嵬坡時,在形式的逼迫下,玄宗不得不賜死楊貴妃。其實安史之亂與楊貴妃無關,她不過是唐玄宗的替罪羔羊。而楊貴妃自盡時從容泠然,不失顏色。一代佳人從此絕跡,時年僅三十八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