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神后序


游賞完十二花神長廊,不禁感到已走過了一個春夏秋冬,品味了一番古今人生!,眼前飄著花兒明媚的笑臉,耳畔回蕩著花神們的花語。與花神們的美麗邂逅,穿越了時光的流逝,時空的交錯,如夢幻般的上演,如露亦如電!仿佛  ,她們的生命是真實的,而我們的生命卻模糊起來,是什么扣動了心弦,使我們神飛天外,記憶中被遺忘的時光,慢慢恍若浮現......

自然界中,天上日月,陰晴圓缺,斗轉星移,運轉不息。地上萬物,春生夏長,秋收冬藏,年年如是。生命仿佛是天地的過客,匆匆!鮮花是多么美麗,花神的故事是多么動人,當我們的思緒纏連于此時,花神飄然在我心,我與古人看到了同一個月夜,心中漾起了同一份情思,仿佛我超越了現世的紛雜,如詩如畫,可歌可泣的活著。不禁念起《水調歌頭》中的詩句“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” !只怕此刻是千古共嬋娟!花神洗我心,海闊明月夜。

經典上說,我們祖先的生活是效法天地的,這樣可以給子子孫孫帶來吉祥。我們的祖先是多么的智慧!人生長在天地間,是天地的孩子,大自然是我們的家園,是我們心靈的故鄉。人們喜愛春的生機,夏的繁茂,而到了冬天,萬物凋零,落花滿地,自然界中仿佛失去了生命的跡象,使人寞然。然而花草的繁衍讓我看到這只是今年生命的凋零,它恰好是來年生命的養料,是給未來的生命打下基礎。待到來年春天便生機盎然,大自然就是這樣生生不息的運轉。這便是天地的教化!

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:新生的孩子讓人對生命充滿希望、成長的少年使人喜悅、成熟的人充滿魅力、死亡卻從來也不應該是充滿遺憾的謝幕。是啊,死亡不是一切的結束:我們有形的生命也許只有短短幾十年,可是我們一生的行為品格如一本打開的書籍教化著我們的子孫,放大到一代代人身上,便是我們人類的文化傳承。一代代的古人以自己的人生經歷以及此經歷中彰顯的品格教化后世,使我們的生活從來不會一味的迷失在欲望的奔襲中,應于天地,合于自然。

正如花神們從飄渺的時空中走來,走進我們的心靈,打動著我們,滌蕩著我們。凋零的是物質的身體,升華的是精神品格。這也許就是人類對自然的效法。真正的讀懂了花草,讀懂了花神,就在鮮花的絢麗中放大了生命。

當我們靜心閱讀花神故事的時候,我們透過時空與其交流,被打動的同時也轉化著在塵世中慢慢堅硬的心地,這便是花神給予我們的滋養。而花神的生命也是在對我們的教化中不斷的延展與升華!花神從沒離開,一直在人們心中,恒古不衰。我們的生命其實也從來沒有結束過,有的人默然在時空的塵埃里,有的人如一盞燈,明徹千古,溫暖而鮮活。

有人說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,那么我們便是父母生命的延續,《詩經》云:“無念爾祖,聿修厥德”。由此,了悟到我們要留給后世一個祥和的自然環境,更要留給后代豐厚的文化傳承,以人格樹立起道德典范教化后世。而我們精神生命也以此得到延續與升華!當某一個午后的黃昏,我們的后世想念我們的時候,請他們也漫步在一個個的花文化園,茶文化園中,抑或翻開我們留下的經典,穿越時空,與我們相見,細細品味我們的笑顏,我們的情思,我們的風骨,在我們的情懷中慢慢流淌他們的思念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