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道歷史
中華插花史研究
2016-12-12 09:32:32 閱讀:2127黃永川
自序
從事《中華插花史》研究是我從事中國藝術史研究數十年中首要的重點工作,理由是:插花原是中華優美民族生活的表征,也是最優美的中國古典藝術之一,淵源荒古,歷代發展頗為健全,但降至清代中葉,由于國勢的衰疲而幾近湮滅,以致時人一談起插花,總是非常陌生,甚至有幾個錯誤的觀念,如一、它只不過是雕蟲小技,何需刻意提倡;二、它是日本的玩意,不談也罷!三、它是婦女的專利。男人不便參與......諸如此類者大有人在,而這些觀念都是國人缺乏對中華插花的認識,換句話說是沒有一部完整的《中華插花史》使然。
明代插花家張謙德在其《瓶花譜》序說:“幽棲逸事,瓶花特難解。解之者,億不得一!薄ɑ苁怯钪骈g生物之一有其生態與習性,其為美,不僅在于形與色,舉凡香味、光彩、質量、神氣、性格,在中國傳統的審美觀下均能左右其品命高低,而花卉更是植物生命發展至最高點的璀璨表現,插花者如何把握在短暫時刻之中使不同時空,且富個性表情的諸多花木,能在一件人文的器物上得到統一而細膩的共鳴誠非易事。
其次是插花在宋代時候曾與點茶、掛畫、焚香共稱生活的四藝,是稍有素養者不可或缺的修養,男人從事此道者最多,歷代有名者如羅虬、趙希鵠、李煜、蘇東坡、張謙德、袁宏道......等等皆一代插花名家。
至于中國插花實乃東方插花之母邦,各代發展均有不同,千姿百態,美不勝收,唐時傳至日本,其后日益光大,論其營養實本自于中華而有以致之,史事歷歷,不容磨滅!凡此皆有待史事之見證與澄清。
然而,插花是生活的部分,插花史活在各代生活之中,與當時“生活”之興衰消長,尤其插花作品花枯即毀,除極小部分被繪以圖畫外,只存器具而已 ,以致欲探討其發展軌跡誠非易易。所幸眾多的花器以及零星的花論與私家筆記聊可據以鉤沈,成為本插花史終成可能的依據。
....................